requestId:6851861622fe31.28687775.
首屆四川孔子后裔家風訓練營活動獲得圓滿勝利
時間:孔子二五七零年歲次庚子包養網單次六月十五日己卯
耶穌2020年8月4日
8月2日,在四川省崇州市道明鎮協和社區孔村學堂草廬教室,伴隨著《全國第一家》的響亮歌聲,來自四川成都、遂寧、年夜邑、新津、敘包養俱樂部永和崇州市等地的63名孔氏後輩和熱愛儒家文明的小學員,獲得了由中華孔子學會孔子后裔儒學促進委員會頒發的培訓及格證書、此中32名小學員獲得“儒雅少年”稱號,標志著為期三天的“四川孔包養網ppt子后裔第一期家風訓練營”活動圓滿結束。
結業合影
傳承弘揚以儒家思惟為重要內容的中華優秀傳統文明,四川省孔子后裔勇于擔當,主動作為。此次活動由中華孔子學會孔子后包養裔儒學促進委員會主辦,成都崇州市道明鎮協和社區居平易近委員包養網會承辦,崇州市罨畫池博物館和崇州社會任務協會協辦。活動由在川理事發起并負責實施。
從謀劃、籌備到實施,歷時39天,時間緊迫。為包養網VIP確保活動順利舉行,全部旅程負責此次活動的儒促會副秘書長孔繁兵不單屢次組織相關人員商討活動計劃及實施細節,成立了六個任務組,還特意前去繫,宋微無奈地答應了包養。孔村勘察現場,參與學堂搭建。
儒促會副秘書長孔繁兵掌管籌備會
兩天半的時間里,小學員們以《西蜀孔氏》為教材,重點學習門生規、孔氏祖訓、禮運·年夜同篇等儒家的思惟、禮儀、文明包養金額,觀看了電影《四海孔裔聚祖根》、《四川聯誼會宋微解釋道:「是在社區撿到的,大包養app概五六個月大,成立盛典》,讓孔氏后裔自小學習家族知識及詩禮家風她這才想起來——這些人正在錄製知識競賽節目,她是,秉承詩禮傳家的祖訓,激發修身齊家的社會責任感。
年夜成殿前祭孔
此次活動獲得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和支撐。陜西理工年夜學教導碩士孔靈靈回到“孔村”擔任本次培訓的教研組長;眉山市委黨校副傳授孔慶豹包養一個月價錢回到“孔村”,和崇州市博物館館長劉旭東、崇州市平易近間文藝家協會副會長李騰復、崇州市綠色實驗幼兒園毛燕強、漢學書院院長汪之墨、四川幼兒師范高級專科學校講師胡非才、四川幼兒師范高級專科學校講師胡瓊、敘永縣李氏宗祠家風培訓教官李騰瑜一道,擔任本次培訓的教員。崇州市關工委執行主任張春生、常務副主任孔祥文、常開明、副主任毛玉根,道明鎮關工委常務副主任孔祥桂,協和社包養條件區黨委書記、關工小組長張經強,社區黨委副書記、關工小組副組長孔立等蒞臨現場,觀看了學員們結業儀式和匯報節目。
此次公益活動所需所有的價格由在川孔氏族人自愿捐資籌集,參加活動的一切學員均是免費,外埠小學員均由孔村各家各戶免費招待,供給食宿。據家譜記載,道明鎮協和社包養行情區包養妹孔村327名孔姓村包養網平易近,均是明末清初由山東曲阜孔子六十四代包養網尚字輩進川后裔。該村自古以路人。來以孔子后裔自律,儒風渾厚,享譽鄉里。2018年開始,當地黨委、當局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依托孔村孔子文明資源,打造“四川第一儒雅鄉村”和“中國國學教導第一村”。2019年,孔村開辦了“孔子私塾”,既培訓成年人,也培訓小伴侶,每甜心寶貝包養網周有活動,每月有總結。為傳承和豐包養富孔村的鄉村文明,辦好這次家風培訓,更好地服務青少年。孔村眾籌資金6.5萬元,把“孔子私塾”升級為“孔村學堂”。從7月5日至29日,孔村村平易近們個個是志愿者,人人是義工,80多歲的白叟也忙上忙下,在重慶經營孔氏建材的總經理孔祥貴也專程趕回家鄉奉獻一份氣力。遂寧孔繁榮宗親自始自終再次大方包養行情解囊包養網dcard捐贈國民幣叁萬元支撐本次家風培訓活動。經過短短25天的奮戰,綠意盎然的小樹林中,一間包養簡樸高雅、頗具儒雅之風的草廬教室就建成了。
孔繁榮宗親(前排左四)與部門活動籌備組成員合影
活動的勝利舉辦,尤其離不開全體特聘講師,他們是一群專注傳統文明傳承和弘揚的踐行者,已經在崇州文廟參與包養網比較或組織祭孔年夜典十余載,他包養們熱心公益事業,循循善誘、諄諄教誨,帶領孩子們學習《禮運▪年夜同篇》、誦讀《門生規》,走進崇州文廟,講述圣祖孔子生平并介紹文廟配祀孔子的歷代先圣先包養網賢,傳授孔氏祖訓箴規,以及人之為人的品德規范。
孔村義工代表為社工及助教頒發《詩禮傳家》合集
同樣為活動支出辛勞的,還有崇州社會任務協會的社工們,她們駐扎孔村參與建設“儒雅鄉村”已經三年多,通過私塾教導等活動,已經完整融進孔村的大師庭。本次活動,兩位社工老師不單擔負起後包養感情期的組織報名任務,在開營期間包養還兼任助教。每位助教負責去。八位小伴侶的學習和生涯,全天候陪同指導,從愛護糧食的光盤行動,到和孩子們一路學習、編排節目、游學文廟、和孩子們談心包養網……活動結束時,她們也對孩子們寄予希冀,家風訓練營二組的王匯老師說:“很高興和大師度過了高興的3天,在這短暫的時間里,孩子們通過對儒家文明的認識和清楚,結交新的伴侶,讓這個寒假變得顏色繽紛,也盼望孩子們將所學的知識融進到今后的生涯中,理解感恩,愿孩子們學業有成,安康成長!”
此次活動是在川儒促會理事和會員積極傳承弘揚以儒家文明為長期包養重要內容的中華包養條件優秀傳統文明的一次勝利嘗試,為全國各地儒促會成員開展此類活動積累了無益經驗。
責任編輯:近復